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76|回复: 1

2011香港电影金像奖预测:谢霆锋杨千嬅成帝后热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4 12: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三十而立。今年刚好步入30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在提名中便紧随着大华语片时代的脚步,而本土化作品《分手说爱你》、《打擂台》、《月满轩尼诗》、《志明与春娇》等也赢得不少的提名,但最终谁能在金像奖中成功杀出呢?

  一、演员类:


五位影帝候选人,谢霆锋(右一)凭借《线人》成为今年大热  最佳男主角:

  提名:周润发(《孔子》)、张学友(《月满轩尼诗》)、谢霆锋(《线人》)、张家辉(《线人》)、梁家辉(《李小龙》)

  预测:谢霆锋(《线人》)

  当年林超贤导演的《证人》,让张家辉赢得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男演员、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等,一年之间六度封帝,其中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在获奖理由中认为其“无论是他流露内心柔情时的自顾自得,还是在命运困局里为博得苟且生存的氧气而爆裂的凶狠,都越过了狰狞面具的障碍,被张家辉在动静拿捏之间,烘托成为自己与自己的搏杀”。而林超贤与《证人》班底推出的新作《线人》,让谢霆锋、张家辉互换了警匪身份,也让两人同时入围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其中扮演抢匪进而为了生活卧底的谢霆锋,则有望继去年《十月围城》荣获最佳男配角后斩获影帝。

  张家辉的表演相比《证人》时略显逊色,尽管人物还是处于情与法的夹缝里无奈的奔波、生存,反而谢霆锋扮演的劫匪比较出彩,面对为生活所逼的妹妹时的亲情与无奈,面对很可能的死亡时的犹疑,还有面对桂纶镁时的复杂的情感,通过他的动作传达出来,甚至在不同时刻的不同走路步子,也力求切合于当时人物的状态……谢霆锋演绎的角色相比张家辉的角色也让观众更多的同情感。

  梁家辉同时入围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男配角,但恐怕要空手而归——在男配角奖项中他的竞争力不如泰迪罗宾,而在影片《李小龙》中,他更多时刻是李小龙这个角色的一个陪衬,加上剧本的不济及中段开始他几乎是“失踪”,恐怕难以如愿再度赢得最佳男主角。

  周润发与张学友的胜算更小一些。

  最佳女主角:

  提名:杨千嬅(《志明与春娇》)、薛凯琪(《分手说爱你》)、何超仪(《维多利亚一号》)、汤唯(《月满轩尼诗》)、刘嘉玲(《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杨千嬅在《志明与春娇》中的精彩演出,有望在影后角逐中脱颖而出  预测:杨千嬅(《志明与春娇》)

  今年年初杨千嬅获得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的最佳女演员时,她的获奖理由是“不再是《新扎师妹》的角色,但并不表示要抛弃自我的表演本色。千嬅演城市女郎孙洛昕,经由具节奏感、有时间掌握的演出,收放自如之余,同时提高着个人演出风格意态上的深度。寻找爱情与自身的过程有细致动人一面,令港产片困顿多年的港女气质一下子成熟起来,走出阴霾”。不过,她当时的获奖作品是《完美嫁衣》而不是《志明与春娇》,但《志明与春娇》中的剩女春娇,在杨千嬅的演绎中,带有着本色性的表达(如她在后半部分对于余文乐的追问爱不爱时,代表着大龄剩女的一种想要寻找、得到一份稳定的爱情时的心理;相比于《完美嫁衣》中的孙洛昕,春娇这个角色也少了些许的浮夸而多了几许的悲凉,笔者认为她演的要比《完美嫁衣》好些。(今年第二期《香港电影》曾刊登了部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讨论各大奖项的实录,与会者对于本片中杨千嬅的表现,受到不少彭浩翔在本片里对于女性角色的“歧视”所影响)

  薛凯琪在《分手说爱你》里是本色式的演出,将小女孩式的面对爱情时的喜怒哀乐演绎出来,但戏份相对被房祖名的所削弱;而汤唯演绎的爱莲,前半部分的表现很清新可人,后半部分则被鲍起静、朱咪咪的戏所掩盖了光芒。何超仪与刘嘉玲的表演则相对表面化一些。

  最佳男配角:

  提名:泰迪罗宾(《打擂台》)、梁家辉(《狄仁杰》)、邓超(《狄仁杰》)、王学圻(《剑雨》)、廖启智(《线人》)



泰迪-罗宾已经凭借《打擂台》获得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影帝  预测:泰迪罗宾(《打擂台》)

  今年年初颁奖的第十七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中,泰迪罗宾凭借着《打擂台》中的师父这个角色荣获了最佳男演员奖。评论学会会员李卓伦赞其是以“既‘方法’又‘本色’的巧妙风格”,严肃而幽默的表现出“现今早消逝已久的上一代人文精神”,“他的演出拿捏准绳,恰如其分,在于他既有点‘方法演技’的风格,又有‘本色演出’的味道。他运用形体、语言、方法技巧塑造出不一样的师傅面貌,举手投足都发自内心,从心出发教导徒弟……出自罗新口中的‘唔打就唔会输;要打就一定要赢!’,正好也是泰迪罗宾所经历六、七十年代香港的主流价值观,和其自身性格的写照(伤了脊骨,却无碍他组织乐队)。他的‘方法演技’的技巧加上‘本色演出’的风格,使师徒关系和上一代的人文精神表现得极富神采,把故事带到另一个层次”。(而在同年的另一部作品《东风破》中,他也有精彩的表现)

  而他的竞争对手,邓超的造型的话题性更甚于演技,王学圻的表现自然不能与《梅兰芳》或《十月围城》相提并论,梁家辉的戏份少被削弱了人物本身的性格力量,而廖启智的“毁容”演出倒是博得了不少的叫好声,可惜碰见了泰迪罗宾这个老戏骨。

  最佳女配角:

  提名:朱咪咪(《月满轩尼诗》)、鲍起静(《月满轩尼诗》)、余安安(《飞砂风中转》)、张静初(《全程戒备》)、邵音音(《打擂台》)




鲍起静前年已获得金像影后殊荣,今年不知是否能在女配角逐中再下一城  预测:鲍起静(《月满轩尼诗》)

  以《金色池塘》、《大河》闻名的导演马克·雷戴尔认为“我们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记录装置,负责记录必须由演员来完成的表演。无论你的记录是如何精彩,如果演员的表演很差劲,那你只是对一个糟糕的表演作了精彩记录而已。所以电影的关键要素是演员”,而配角演员的选择与演绎也是一部电影的重要一部分,因为这些配角与主角之间的对手戏,可以更好的衬托主角的性格、故事的发展等。

  《全城戒备》中的张静初可以说只是打酱油,邵音音与余安安的表现,也没有《月满轩尼诗》中的鲍起静或朱咪咪般出彩,尤其是鲍起静,这位两年前刚凭借着《天水围的日与夜》斩获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员。鲍起静在影片《月满轩尼诗》中扮演张学友的母亲,守寡多年,年过六十,但依然很爱美,也与李修贤扮演的街坊有着比较暧昧的情感关系——鲍起静很生动的表现出这个“老来俏”的老妇人的爱美之心(如在医院里的一场戏,短短几句台词便传达出这种爱美),也生动的演绎了市井小人物的市侩性(如报税、推销产品),甚至将小女人吃醋时的心态也传达在银幕上(她与朱咪咪之间的对手戏)……

  《月满轩尼诗》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导演选对了演员(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说有时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为影片挑选到最适合的演员),其中又以鲍起静最出彩。

  最佳新演员:

  提名:井柏然(《全城热恋》)、彭冠期(《安非他命》)、陈奂仁(《李小龙》)、杜宇航(《叶问2》)、杜宇航(《叶问前传》)


杜宇航(左一)凭借两部影片同时入围金像奖最佳新人  预测:杜宇航(《叶问前传》)

  李治廷主演的《岁月神偷》因为“偷步上映”而已经参加了去年的金像奖并获得最佳新演员奖,而本届提名的四位新演员(杜宇航同时凭借《叶问2》、《叶问前传》入围)相对较弱,其中又以担任男主角的杜宇航(《叶问前传》)的胜算最大——尽管有着甄子丹的“叶问”珠玉在前,杜宇航还是表现出少年叶问的纯真,再到面对家仇国恨时的心理状态。

  对手的话,应该是主演《安非他命》的彭冠期。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2: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技术类:

  最佳摄影:

  提名:鲍德熹(《孔子》)、陈志英/陈楚强(《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关智耀(《东风破》)、潘恒生(《叶问2》)、黄永恒(《剑雨》)

《孔子》的摄影相当突出  预测:鲍德熹(《孔子》)

  “电影通过作用于人的感官进行表达。它闪亮的视觉流、强有力的速度感和自然的韵律,以及形象化的风格都属于‘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因此,理所当然,画面的美学品质和戏剧力量对整部影片的质量极其重要”,美国电影学者早就阐述了摄影对于电影的重要性。

  本次提名的五部作品,在摄影方面的成绩都是较好的,如《东风破》的整体摄影,烘托出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生活,也衬托了人物的心态;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鬼市一段的摄影,将环境的迷离、人物的纠结及动作打斗相融合。

  不过整体上最好的还是鲍德熹摄影的《孔子》。影片中孔子经历了子见老子、子见南子、颠簸流离等,鲍德熹整体上采取了比较古朴的色调来突出故事,不同时刻时的不同处理方式则突出了人物的心态、环境,如子见南子的那一段戏,在打灯、摄影及布景的纱的相映衬下,烘托了南子美丽动人的一面;而流亡路上既是以冷色调为主,又在某些细节时刻通过暖色调突出人物之间的温情,如学生们给孔子熬汤的那段,红色的火光在灰色的基调里凸显,有些类似于《辛德勒的名单》中几乎是完全黑白的全片里的穿着微红色外套的小女孩那一幕。

  虽然《孔子》的成绩并不如意,但摄影上的成就不可否认,何况近几年金像奖在技术奖上偏向于保守,而增强了鲍德熹的获奖可能性。

  最佳剪接:

  提名:邱志伟(《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张嘉辉(《叶问2》)、张嘉辉(《剑雨》)、邝志良(《枪王之王》)、陈祺合/许伟杰(《线人》)

《线人》有望在剪辑中脱颖而出  预测:陈祺合、许伟杰(《线人》)

  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曾说过,剪辑是电影艺术的基础,希区柯克也认为,“把所拍摄的表演场景作为一个原始素材,分解,拆卸,而后才能编织成一个有意义的视觉图样。若非这样,就无法以自己的语言全新表达”;另外,优秀的剪接作品,不但可以使得电影更有节奏感、紧凑感,还有助于将创作者的想法从剧本的文字转化为电影语言。

  邝志良的《枪王之王》的开场快速剪接做的较好,可惜后续部分未能保持水准;而邱志伟、张嘉辉的剪接也类似的,部分场景很出彩,放在电影的整体里看却稍微逊色;相形之下,陈祺合在与林超贤的多次合作(《千机变》、《证人》、《火龙》等)已经形成了默契,影片的开场、高潮戏的剪接都很出色,在灯光、摄影的配合下将人物与环境融合,也在凌厉的剪接里传达人物的危难时刻的紧急,如开场时廖启智被黑帮报复的那段戏。

  尽管当年陈祺合担任剪接的《证人》在金像奖中输给了邱志伟(《保持通话》),但在本届金像奖里有望击败邱志伟而获得最佳剪接奖。

  最佳美术指导:

  提名:林潮翔/毛怀清(《孔子》)、张世宏(《李小龙》)、赵崇邦(《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麦国强(《叶问2》)、杨百贵/苏国豪(《剑雨》)

  预测:林潮翔、毛怀清(《孔子》)

  “电影美术强调空间造型的共性特征,而忽略人物性格的个性特征,注重满足观众对画面的视觉美感和视听震撼,忽略对电影艺术语言的独特处理和人生感悟”,宫林在总结2010年华语片的美术指导创作时曾如此的说,而这也是这五部古装/历史题材提名作品的美术指导的一个概括。

  《李小龙》开场时的移动镜头,被不少香港影迷赞为还原了李家的当时情境,几场片场戏也再现了当时的情境;赵崇邦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也有不少的华彩,如武则天的内殿、四方馆夜景、无极观十二生肖、通天浮屠内外景等,特别是鬼市,将场景、道具造型与叙事内容相互的融合。

  不过,林潮翔与毛怀清负责的《孔子》胜算更多一些,影片不断的通过人物的服装动作、场景道具的设计或摆设,传达出当时的礼仪、孔子的儒家思想等,如鲁大夫季孙斯的祭奠典礼、齐鲁两国的结盟仪式、子见南子的场景等,被创作者通过不同造型的青铜器皿、书简陈设等来烘托……尽管影片缺乏鲜活的人物形象,但在美术指导与造型设计上还是可见其花了不少的心思——主要竞争对手应该是赵崇邦。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提名:奚仲文(《孔子》)、张世杰(《李小龙》)、余家安(《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吴里璐(《精武风云·陈真》)、和田惠美(《剑雨》)

  预测:奚仲文(《孔子》)

  服装造型设计常常跟美术指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奚仲文为《孔子》的不同场景是设计的不同服装,突出了不同的历史时刻背景,如角色们所穿的衣服,来自于手工织造的质感粗糙的土布,并用藤、麻、石头、龟壳、羽毛及动物骨头等原始物料制作盔甲或饰品,使得看上去更有时代的质感,切合于影片整体上的对于古朴风格。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服装造型,参考于唐代人物的服装造型,而《剑雨》中人物造型显得比较传统与写实,但与穿插的动漫造型有所矛盾,恐怕都会败给奚仲文。

  最佳动作设计:

  提名:元德(《打擂台》)、洪金宝(《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洪金宝(《叶问2》)、甄子丹(《精武风云·陈真》)、董玮(《剑雨》)

《叶问2》中的洪金宝不仅出演配角,还担纲了动作导演  预测:洪金宝(《叶问2》)

  动作设计是香港电影奖中的特色奖项,得益于数十年来电影人群体在动作设计上的努力与不断的推陈出新,而其主要是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即什么样的动作,及如何的表现这些动作。

  洪金宝以《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与《叶问2》同时入围提名,胜出的应该是后者——影片中段的圆桌大战那场设计便非常的巧妙也非常的精彩,在场景设计、摄影、剪接等配合下呈现出一场赏心悦目、扣人心弦的场面,而渔场大战、擂台大战那两段大型动作戏也比较可观,动作设计与人物性格相配合,无疑是年度最佳的动作设计作品。

  甄子丹在《精武风云·陈真》的开场也设计了一场华丽丽的躲闪戏,但整体不如他所主演的《叶问2》,想要再次斩获最佳动作设计恐怕要等到明年的《关云长》时(《关云长》借鉴了《武馆》、《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的结尾巷战动作戏、《精武风云·陈真》的开场战场戏,又能不拘一格)。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提名:麦振鸿(《分手说爱你》)、泰迪罗宾/韦启良(《打擂台》)、金培达(《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川井宪次(《叶问2》)、金培达(《剑雨》)

  预测:金培达(《剑雨》)

  缪尔·马提森在《电影音乐技巧》中认为“音乐具有自身独特的形式,它能在电影中以各种方式完成指定的任务。在这一点上,作为单纯的音乐,它的效果很突出;而作为影片整体的一部分,它又是细致入微的。它不应当被看作装饰品或石膏墙的裂缝填充物,它应是建筑物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好的电影音乐,无疑是有助于剧情的推进、渲染或人物情绪的表达等。

  金培达为《剑雨》创作的背景音乐便很好的衬托了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如雨中奔跑的那几段戏,在音乐的烘托下将人物的心境有如那淋漓的雨点飘逸在画面上,也承担了讲述人物内心状态、推动剧情发展的功能;而动作打斗时也融合了不少传统中国音乐,与影片本身的回归传统武侠片相切合。

  川井宪次创作的《叶问2》的原创音乐也不错。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提名:《幽兰操》(《孔子》)、《热辣辣》(《全城热恋》)、《Here To Stay》(《东风破》)、《剑雨浮生》(《剑雨》)、《Have A Good Life》(《恋人絮语》)

  预测:《剑雨浮生》(《剑雨》)

  好的原创电影歌曲常常会与原创电影音乐相吻合,共同作用而将观众的心拉回银幕上的时空中,并使得他们融入银幕上的情感氛围里。更何况,不少原创电影歌曲是出现在影片的结尾时,好的作品应该是让观众取得共鸣或者回味。

  如果是单独来听王菲主唱的《幽兰操》也是不错的电影歌曲,但放在影片的整体氛围来看,不如《剑雨》中的《剑雨浮生》,传统式的音乐,歌词也与剧情、人物心境相结合。

  最佳音响效果:

  提名:王丹戎/赵楠(《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曾景祥/李耀强(《叶问2》)、曾景祥(《精武风云·陈真》)、杜笃之(《维多利亚壹号》)、曾景祥(《线人》)

  预测:曾景祥(《精武风云·陈真》)

  黑泽明导演认为影片的声音并非简单地增加图像的效果,而应该是将这效果放大两倍,甚至三倍。而好的音响效果设计,越是能够增加影片的内涵与层次感,给予观众提供感官与情感的刺激,并扩大观众的电影体验范围、深度与强度。

  曾景祥无疑已经是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常客,自九十年代来几乎每年都有他获得提名,在本届中甚至同时获得三个提名,而胜出的预计是《精武风云·陈真》,开场时的欧洲战场,在音效的渲染下突出了情境的惊险及揪住了观众的心理,结尾的虹口道场大战,音效也很突出。如果说对手的话,则主要是来自于《叶问2》吧。

  最佳视觉效果:

  提名:李庸基/南相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黄智亨(《叶问2》)、黄宏达(《精武风云·陈真》)、连凯/何培坚/梁伟杰/吴炫辉(《维多利亚壹号》)、胡升忠(《剑雨》)

  预测:李庸基、南相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视觉效果不仅是指特效,只不过随着电影技术的朝着精致、精良的方向发展,电影作为一种“奇观”而其突出的特效也更能吸引观众更易于赢取最佳视觉效果奖,无论是在奥斯卡或者金像奖中。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这点上无疑优胜于其它的四部提名影片,其在数字特效的渲染中,既突出了通天浮屠的壮大“奇观”,也有鬼市的离奇面貌,甚至武则天登基时的华丽,或者人体自燃时的惨景,都呈现出了创作者融合电影技术后的“奇观”。即使是从电影视觉效果是否能很好的融入于影片的故事叙事这个角度来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也做到了可信度强、融合度高。

  (阿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6-8 14:53 , Processed in 0.0841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