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7|回复: 3

梅山猎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0 22: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山即湖南中西部的雪峰山脉。此山方圆五百里,山峦叠嶂,草密林深,相传是古“三苗”的核心地带。笔者生于斯长于斯,多年以后回忆起父老乡亲闲谈梅山打猎的情形,心境时而急越、时而悠远、时而欢欣、时而悲悲戚戚。于是写下此文名为“猎话”。



猎物

梅山地区猎物不下百种,听得最多的是一种叫作“马尾狸”的东西。笔者查过一些资料,没有马尾狸之说,是不是同物异名不得而知,但决不是狐狸之类。马尾狸大小如狗,脚较短,尾较长,走起来摆着头,形态极象马,静时憨态可掬,动时特别敏捷,常常成群结队出现在高海拨的草甸地带。马尾狸属肉食性动物,以猎食大型草食动物为主,一旦发现目标先由某只雄性狸出面周旋挑战,其余在附近的灌木丛中隐伏着;当那只出征的雄性狸发出低沉而欢快的呼叫,则表示已经战胜猎物,可以分享美食了。隐伏的马尾狸出来进餐时,大带小,老护弱,秩序井然,没有争先恐后的现象。进餐之前,母性狸会围着出征的公性狸转一圈,表示祝贺、慰问。马尾狸最喜欢猎食的是牛,一只其貌不扬的马尾狸足可以战胜一头几百斤重的牛。它箭一般飞腾到牛的背上,首先攻击的是牛的屁股。据说它嘴里有一把锋锐的钩,只要三下两下就可以活脱脱的把牛的直肠给钩出来,在牛屁股上留下一个圆圆的血洞。这时候牛受痛拼命往前跑,马尾狸却咬着牛的直肠往后拖,牛肠子带着血水被抽出来,肠子抽完了牛也倒下了。后来人们放牛时,在牛尾上捆扎一根木棒,马尾狸见牛有了“准备”才不敢轻举妄动。

深山老林中有一种叫“白面”的野兽,大小、形态象豹子,头的两面为白色,大概是豹类的一种。它常与人为敌,攻击的目标一般是妇女和儿童。“白面”腾空站立时有五六尺高,捕食人时常从背后下手,往往一口咬中要害;它一般是在你走路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从背后把两只前脚悄然搭上你的肩膀,有时还会轻轻地拍拍你的脸,当你回头张望就一口咬住你的脖子,使你没有反抗的余地。如果不理睬它只管走路它就不敢伤害你,因此路人经过深山老林时不管遇何种情况不可回头。但这种凶猛、狡猾的“白面”是极通人性的。

有个猎人有一天在林子里发现一只小“白面”中了另一位猎人的套子,挣扎不脱,在那里“呜呜”地叫。大概是同行生嫉妒,猎人把套子给解了,让小“白面”拖着一条受伤的腿逃生了。若干年后,猎人打猎时遇到险情,一只受伤猛虎向他反扑过来,在千钧一发之际,有一“白面”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冒了出来箭一般扑向老虎,让猎人最终打死了老虎。这只帮猎人解危的“白面”就是他放生的那只瘸腿“白面”。还有一次猎人一件棉衣放在山上忘了穿,那瘸腿“白面”竟用嘴巴含着棉衣送到猎人家门口。

据说梅山地区的狐狸也是通人性的。狐狸把某家的鸡叼走了,主人家人多势众去追赶,狐狸急了就会把鸡丢还给主人,并一边逃走一边回头给主人作揖下跪。兔子也有给猎人下跪的。有一位猎人发现一只大灰兔,他追到山梁上,兔子钻进山弯的密林中不见了。此时猎人正要出恭,便退下裤子蹲在一株大树下,这时那只逃跑的兔子又退了回来,在两米远的地方给他频频下跪;他走过去兔子也不跑,又给他下跪。猎人打死兔子回家说起兔子下跪的事,大家无不好奇。第二天他和邻居们来到打死兔子的地方察看,才发现大树下有一个兔窝,窝里有五只兔崽正“唧唧”地叫着等着母兔喂奶……

野鸡是常见鸟类猎物,它白天躲藏在草丛中或隐蔽的树叶下觅食,晚上五六只或七八只一排儿栖息在某一固定树枝上。如果你不起心伤害它们,你从树下走过它们不会有反应,一旦你想捕获它,你在老远的地方轻轻一动作它就“噗——”的飞了。野鸡的小鸡崽也很难对付。有人发现一窝野鸡蛋取回用家鸡婆孵化,孵化成功了,但小鸡崽从蛋壳里一出来就极灵敏,善隐藏,羽毛一干,就一跳一跳的箭一般朝着山上溜走了,使得伤心的家鸡婆到处寻鸡崽。



猎俗

梅山主峰地带有两座高峰,东面是白马山,西边是八面山,此处多为古三苗的遗民,在上世纪三四十年还保留着某些古老、奇异的猎俗。

出猎首先要择日子,敬“梅山”,据说“梅山”是主管飞禽走兽的山神。出猎最好的日子是“三庚日”又叫“大红日”,其次是“二庚日”又叫“小红日”。每月农历的初五、十四、二十三是出猎的禁忌日:“初五十四二十三,娘屋有谷莫去担”,这三天飞禽走兽都给“梅山”打扫庭院,出猎不但打不猎物还会激怒“梅山”招来灾祸。而“三庚日”和“二庚日”是“梅山”整顿和处决飞禽走兽的日子,将有大量违反山规的兽类、鸟类被处死和驱逐山门,所以这两种日子出猎往往会大获丰收。特别是“三庚日”,据说敬了“梅山”的猎人随意射箭、放枪,就会有飞禽走兽中箭中枪而死。实际上“三庚日”是很少见的,要二三十年才有那么一天;“二庚日”一年也只有三四天。

遇“庚”日公猎日,天未亮之前寨子里男女老幼便起来敬“梅山”。在寨前空旷的坪地堆柴烧起大火,前面摆一张八仙桌,香茶钱纸一应俱全,由有名望的老猎人主持仪式。主持人要披蓑衣,戴稻草,稻草上扎一根象征两只兽角的弯木棒,即装扮成“梅山神”样子。仪式开始了,主持人面朝当天将要出猎的方向,极虔诚地向“梅山”汇报一些世事和寨里情况,以及当天行猎的意图和按排;接着向“梅山”敬献礼物,最好的礼物是童男童女——选一对未婚男女着红衣红裤在主持人的指点下向“梅山”三行“进献礼”。整个仪式大约一个半小时,其间主持人拖着长长的尾声吟唱一些打老虎打野猪打獐打羊打兔之类的唱词;每唱完一段,众人便大声“吆——伙、吆——伙”,众多猎狗跟着“汪汪”地叫。这一过程也是大伙作准备的过程,或装枪或削棒或点火把。最后主持人放开喉咙“吆伙”一声,众人便乘势举着火把,喊着“吆伙”浩浩荡荡向大山进发;路上可慢可快,计算着进山时正好天亮。

遇“三庚日”行猎还有这样的行规:猎人在山上行猎时单独遇到不相识的女子可以随便非礼,女方不得反抗,女方的家人知道了也不得计较。因此这一天当地的女人特别是尚未出嫁的姑娘是不会上山的;不过也出现过有些秀色可餐的女孩记错时间或走错了路的情形。尽管这种机会是很少的、可遇不可求的,但猎人们到了这一天还是摩拳擦掌,精神振奋。

公猎日集体行猎叫“围猎”,主要目标是野猪、豹子、野羊之类。围猎要根据野兽的脚印找到“兽路”,设若干关卡,派人分头把守,再由几个有经验的猎人带着猎狗进入野兽潜伏区;行猎者可通过喊“吆伙”的方式,指挥猎狗和四围守卡的人配合行动。如发现山沟灌木丛中有野猪在活动,站在山梁上的行猎者“哟伙”一声,猎狗便跑近灌木丛“汪汪”地叫;一头大野猪冲向猎狗,行猎者先放一枪或打中野猪的后腿;野猪受伤后朝南边逃命,指挥者又一声“哟伙”,南边守卡的齐声“吆伙”,并发现目标后也放一枪,或打中野猪的耳朵;野猪转身朝北山跑,北边守卡者又齐声“吆伙”;野猪惊慌又朝山上跑,山梁上的猎人近距离一枪打中要害:野猪在地打了一个滚,带着满身的血又朝山下跑,这时众人围拢来,一阵乱棒又拳打脚踢,直到野猪不再弹动。收拾了大野猪众人又去寻找新的目标。运气特好的日子,二三十个猎人可猎获十多头野猪、豹子、野羊甚至老虎。满载而归后,寨子里的女人便来帮忙整理和分割猎物,除在猎物中枪部位给有功猎人割下一块“枪头肉”外,其余好坏兼顾,见者有份。

梅山人多数情况是分散行猎的,名为“打点”,目标主要是兔、狸、鼠、野鸡等小猎物;“打点”时对付豺狼虎豹和野猪等大而凶的猎物则要“放夹子”。这种夹子是用粗粗的铁条作成,有二三十斤重,把它埋放在野兽可能路过的地方,两边用铁丝固定,上面用树叶、杂草等掩蔽;野兽踩中铁夹底板,两边虎爪状的大夹子立即合拢,把兽脚死死夹住。猎户“打点”也是要敬“梅山”的,只是没有公猎日出山那么繁琐、隆重;如果烧香问卦“梅山”不允,是断然不能进山的。



报应

梅山人认为:行猎要适可而止,打多了打绝了“梅山”就要责怪,会招致灾祸报应。

白马山上有一猎户猎技超群,特别善打马尾狸,他打死的马尾狸少说也有上三四百只。这一天他背着鸟枪照样上山打猎,可是在山上转了半天连马尾狸的影子也没看到,他不心甘继续行进搜索。这时前面的岩石上出现了水渍状的人脚印,脚印开始一个,后来两个、三个、四个……越来越多,脚印也越来越大,最长的脚印有两三尺长。他知道这是“梅山”警告他不要再行猎,他还不心甘继续寻找,后来在一个隐蔽的岩屋下猎杀了一母带两仔三个马尾狸。这天夜里三更时分,他听到屋外有马尾狸的吼叫声,从窗子往外看,发现月光下上百只马尾狸包围了他的房子。他用鸟枪从窗口连连放枪,打死了十多只,其他马尾狸还是不肯离去,且越骤越多。他只好和家人把房门钉紧,防止马尾狸冲入窒内。这样僵持到天亮,直到邻近山民纷纷拿着鸟枪、扁担、锄头前来解救,马尾狸才一一逃走。三个月后,这位猎人在茅厕出恭,一只母性马尾狸从后面悄悄地靠近,猛地对准他的屁股咬去,等猎人反应过来时,他的肠子已被拖出五六尺长。一个打猎能手就这样被咬死了。人们都说,马尾狸一般是不咬人的,特别是不会攻击人的屁股。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梅山地区到处传闻有老虎伤人。有个农会组织把“打地主打土匪打老虎”作为当年的三大任务,并给打死过老虎的一位农会干部配了一支手枪。这位农会干部果然不负众望,连打两虎。在准备打第三只虎时,他却从陡峭悬崖上摔了下去,一命呜呼。农会用棺材将其埋葬后,奇怪的是当天夜里这座新坟被老虎扒开,第二天让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堆打虎英雄的白骨。

还有一个更加凄惨的故事:清乾隆年间,老黔阳有个猎户很会放夹子,一般不出十天半月就会收获到野猪、野羊等大猎物,这样持续了十多年。人们劝他该收手了,再放下去会得罪“梅山”的,他却依然如故。有一回,他的女儿背着小外孙从婆家老远回来看望他,路过花形岭时由于某种原因走错了路,一脚踩中了他所放的铁夹子。待他去收取猎物时,收取到的是女儿和小外孙的尸体。女儿的上衣是掀开的,一对乳房露在外面,但上面没有了乳头,说明其女儿死前还喂过小外孙的奶,说明其女儿死后小外孙饿极了竟把女儿的乳头给吃掉了。



梅山地区源于上古的狩猎生活已成为历史,但“梅山神”所赋予的人类与自然界共有的伦理道德不能成为历史。“兽性”、“鸟性”和人性或许是相通的:马尾狸有仇报仇,“白面”兽有恩报恩,野兔子为了其“儿女”安全竟然冒死向猎人下跪。这些,作为现代文明人类的我们,难道不能有所感动?
发表于 2012-1-11 06: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楼主文笔很好哈哈
发表于 2012-1-11 14: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真的很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6-9 11:21 , Processed in 0.1205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