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26|回复: 50

南瓜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 19: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瓜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南瓜炭疽病是南瓜上的主要病害,由半知菌亚门葫芦科刺盘孢菌引起,在南瓜各生长期都能发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体留在地面或土中,也有的附在种子上越冬。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吹、雨溅、灌溉及整枝压蔓等农事活动传播。湿度大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南瓜发生炭疽病后,一是使产量下降,平均减产5%~20%,严重时造成绝收;二使南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下降,降低经济效益。现将南瓜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介绍如下。
    1. 发生
    1.1 病期症状 幼苗期发病,病苗子叶上最初为小的黄色水渍状斑,以后逐渐扩大至黑色,病部干枯易破碎穿孔,叶片枯萎至死;接近地表的茎基部变为黑色;病部缢缩,致使幼苗猝倒死亡。成株期发病,病叶初呈水浸状圆形或纺锤形病斑,后呈黄褐色,有的出现同心轮纹,外围有一紫黑色晕圈;在蔓和叶柄上发病,病斑长圆形,凹陷,初呈水浸状黄褐色后变成黑色,病斑蔓延茎周围,则植株枯死;幼果受害后发育不正常,多呈畸形或萎缩腐烂;成熟果实病斑初呈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呈环状,暗褐至黑褐色,凹陷,湿度大时中部产生红色粘稠状物质——分生孢子团。
    1.2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拟菌核附在被害组织、土壤或种子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后病部又能形成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造成再次侵染。病菌分生孢子传播主要依靠雨水或地面流水的冲溅,故一般贴近地面的叶片首先发病。
    1.3 发病条件 湿度大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在温度适宜、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时,病菌潜育期只有3天,温度在10~30℃范围内都可发病,最适是20~24℃,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南瓜炭疽病发病速度快,如不及时防治,2~3天后病害明显加重,造成植株生长停滞。
    2. 防治
    防治南瓜炭疽病,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2.1 合理轮作 实行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病菌侵染源。
    2.2 消除越冬菌源,调节土壤酸碱度 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千克进行灌水溶田20~30天,然后进行冬翻晒白待种,从而达到消除菌源,调节土壤酸碱度的目的。
    2.3 选用抗病品种或进行种子消毒 将种子用55~60℃热水浸种15分钟,然后倒入凉水冷却,或用4%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清洗、催芽,从而减少初侵染源。
    2.4 土壤消毒 结合浇定根水,用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进行土壤消毒。
    2.5 药剂防治 根据常年发病时期提前3~5天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1500倍液、百菌清500~600倍液喷施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预防病害发生。











发表于 2016-7-3 19: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是一种美德!
发表于 2016-7-3 19: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16-7-3 20: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6:}
发表于 2016-7-3 20: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啊

发表于 2016-7-3 21: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2:}
发表于 2016-7-3 22: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9:}
发表于 2016-7-3 22: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5_116:}
发表于 2016-7-4 08: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16-7-4 09: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6-10 17:48 , Processed in 0.0900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