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9|回复: 0

PS后期,5 种最好用的色彩调整工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 11: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可选颜色
可选颜色工具的位置,在图层面板下方的调整图层的菜单中:

在颜色选项中,提供了 9 种可供调节的色彩,最后的黑白灰三色则可以针对画面中的高光,暗部,中间调进行色彩的调整。

选中你想要改变的色彩,在下方的滑条中通过对滑块的左右移动来改变色相:

在调整前首先要明白的是各种色彩相互间的关系。
红和青,黄和蓝,洋红和绿色分别是三组对立色,此消彼长。

比如说,如果我想让画面中的红色更加红一些,更接近日落时分的色彩,那么将青色的滑块向左移动。
因为红和青是对立色,所以减少青色相当于增加红色,这样红色就会更红。

不同之间的色彩还可以进行混合,规律是:
红=黄+洋红
绿=青+黄
蓝=青+洋红
怎么运用呢?比方说,由于红=黄+洋红,如果想让画面中的红色更加红一些,可以是同时将黄色以及洋红向右移动相同数值:

如果黄色增加的数量大于洋红,相当于在增加红色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的黄色。最终,红色的色相会偏橙色一些。
在可选颜色的颜色选项中的其余的色彩调节也都遵循以上两图的公式,可以举一反三。
而最后的黑色滑块,用于调节画面中某一色彩的明暗度。向右移动可以让所选的色彩更加深沉和浓郁,而向左移动,则变的清新亮丽。

评价 :可选颜色可以针对画面中的某一色彩进行单独的调整,而不会影响其它色彩。经常用于对某几种色彩的精细刻画。2. 色彩平衡
色彩平衡工具的位置,同样在图层面板下方的调整图层的菜单中:

在色彩平衡界面有三个滑块条,分别是红-青,洋红-绿和黄-蓝:

怎么用呢?
比如说,我想给暗部添一些冷调,就在上方选择“阴影”(只针对暗部),然后将黄蓝滑块往右移动,这样画面的暗部就变冷了。

评价 :色彩平衡可以迅速的大范围的调整画面中暗部,中间调和高光处的色彩,通常用于精细处理前给画面定一个基本的色彩影调;而对于某种色彩的精细调整略显无力。3. 色相/饱和度
在色彩平衡工具的上方,就是色相/饱和度工具。

通常的用法是点击界面中的“手势”符号,这时将光标移到图片处光标变成吸管工具,在图片中点击就可以进行取样了:

具体如何应用呢?再来看个例子。
比如说,我想改变画面中蓝色的色相,就点击手势图形,移动到画面处选取蓝色:

然后,通过移动下方的色相滑条,对该色彩的色相进行调整。
色相的滑条其实就是一个色相环展开后的样子,你可以将选取的某一颜色改变成色相环中的任意色彩;而饱和度,明度滑条可以对色彩的饱和度,明暗进行调整。

评价:色相/饱和度功能可以将选中的色彩迅速变成你想要的色相,一般用于画面中某种色彩不和谐时变换成另一种更加合适的颜色。4. Camera Raw 滤镜
Camera Raw 在 Photoshop 升级到 cc 版本后,成为了独立的滤镜。从此,jpg 格式的图片也能应用到 Raw 格式的快速的调整和处理。
最上方白平衡一栏,通过对色温和色调的组合能够快速改变画面的冷暖色调。

评价:经过反复实践,Camera Raw 滤镜中的白平衡调整出来的色彩,比色彩平衡的效果更加真实,是我经常会用到的对画面进行大面积色调处理的功能。5. 画笔上色
用彩色的画笔在想要上色的地方涂抹,这个技术相较于调整图层能够更精细的控制画面局部的色彩,出来的效果也更加细腻和逼真。
第一步,首先,建立一个填充 50% 中性灰的柔光图层。按住 alt 键的同时点击图层面板处的创建空白图层:

在弹出来的面板中先选择模式为“柔光”,再勾选“填充柔光中性色(50% 灰)”:

第二步,点击确定,在图层面板生成了一个填充灰色的柔光图层。
这个图层就相当于一个穿透性的调整图层,你在上面的任何操作都不会破坏原图的像素而这个图层就是你“作画”的画板。

第三步,选用画笔工具,双击前景色,这时候跳出来拾色器面板,选择你想要附着的颜色。这张图我想要增强日落时云层的颜色,那么就选择橙红色:

第四步,用低透明度的画笔在想要上色的地方涂抹。经过一番着色,这是最后的效果:

截取着色前后云的局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色彩比较自然,并没有太多的违和感:

上述的方法在颜色附着的同时还会影响上色区域的明暗,如果我们不希望影响明暗,通常会用到下面的方法。它只改变色相,不会影响亮度。
我们来看一个应用实例。这是一张新疆的峡谷地貌图,各类矿物呈现出不同色彩。如果我想把红色岩石的色彩变成青色,但我又不想影响这部分区域的亮度,怎么办?

方法也很简单,新建一个空白图层,把图层混合模式改为“颜色”:

接着用吸管吸取上面岩壁青色的色彩,用画笔对想要着色的区域进行涂抹。
下图画圈的区域就是经过画笔上色以后的地方,由原来的橘红色变成了青蓝色,完全改变了色相但却没有影响明度:

评价:这是最精细的一种调色方式,美中不足的就是步骤比较繁琐,而且需要长时间练习方能熟练使用。适合对一张照片“精益求精”的专业人士使用。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6-10 20:56 , Processed in 0.0876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